13岁孝女常姗,弃学借钱千里救父
发布机构:金华市慈善总会施乐会
已募善款:3429.25 元 筹款目标: 30000.00 元
项目已完结
参捐人数:147 人参与捐助
上线时间:上线筹款12.1年
项目介绍
善款去向
财务披露
机构信息
常姗,女,13岁,家住河南南阳市淅川县厚坡镇王岗村常营组30号。几天前,父亲吴新正在杭州萧山打工期间,于河庄镇江东村遭遇车祸,肇事者逃逸,他被送到萧山四院,在重症监护室多日昏迷不醒。远在河南读书的常姗听说后,忧心似焚,带着校长和班主任紧急捐赠的120元和向村中乡亲们乞讨般借来的一点点钱,当即弃学出发,只身前往杭州萧山,陪护父亲。看着躺在病床上痛苦呻吟的父亲,小常姗以泪洗面,饭吃不下,觉睡不着。在记者采访中,常姗多次哽咽,泪水潸然而落……
家庭成员:
爷爷:常德保,63岁,无学历,患有脑梗塞,生活无法自理,需人照顾,现在由邻居照顾。
父亲:常新正,41岁,小学文化,在外打工时不幸遭遇车祸,小腿螺旋形骨折,脑挫伤出血,车主逃逸,现在杭州萧山第四医院治疗,因家庭贫困已欠下医院近万元医药费,无钱做手术,急需救助。
弟弟:常啸,11岁,身体健康,正在上小学无收入。
弟弟:常剑,11岁,身体健康,正在上小学无收入。
我需要的药品:
脑挫伤出血、右腿螺旋性骨折,需要做手术植入钢钉,因无钱只好打上石膏。
家庭情况叙述:
杭州生活周刊记者于4月3日赶赴萧山四院走访时,常姗的父亲刚刚脱离危重状况,但仍然意识不清,常姗住院费用只交了一千元押金,而欠账单已经高达九千余元!根据骨科赵红昌医师的介绍,即使后面只打石膏不做手术的话,常姗的父亲至少还要在病房治疗半个月,欠账费用可能会高达一万五千至两万元!
这个医疗费用对于13岁的小常姗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,看着躺在病床上痛苦呻吟的父亲,小常姗以泪洗面,饭吃不下,觉睡不着。在记者采访中,常姗多次哽咽,泪水潸然而落……
几天前,父亲吴新正在杭州萧山打工期间,于河庄镇江东村遭遇车祸,肇事者逃逸,他被送到萧山四院,在重症监护室多日昏迷不醒。远在河南读书的常姗听说后,忧心似焚,带着校长和班主任紧急捐赠的120元和向村中乡亲们乞讨般借来的一点点钱,当即弃学出发,只身前往杭州萧山,陪护父亲。
由于奶奶患有肝腹水,不仅花光了积蓄,还欠下三万多债务,于去年12月刚刚去世,而爷爷患有脑梗塞、生活不能自理,也被迫委托乡邻照顾。
常姗有个大伯,由于患有严重精神病,不仅经常毒打常姗和妈妈,还把常姗的妈妈打出了家门,无法回来,不得不离婚,而常姗因为接听妈妈的电话,而被大伯一棍子把腿打断,卧床休学好几个月……
现在,常姗本身还是个孩子,还有两个幼小的弟弟需要照顾,而在外打工辛苦讨生活的爸爸,却突然遭遇横祸,其腿部螺旋形骨折也许可以慢慢治愈,但其头部的脑挫伤出血,也许会造成严重后遗症,无力养家!现在,车祸肇事者已经逃逸,而常新正打工的企业,也不愿负责,老板也不接电话。常姗的家,如汪洋中的一条船,即将倾覆!
河南志愿者周博得到信息后,第一时间走访了常姗家庭,代表施乐会垫付了850元紧急救助款,施乐会会长方路得到通报后,当即委托杭州生活周刊走访查证,杭州生活周刊执行主编黄金秋与记者杨继盛当天来到萧山第四医院,了解了情况,并访问了主治医师赵红昌,详细了解了有关情况。情况均属实,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可以帮帮这个无助的家庭。
家庭经济收入:
全家就靠五亩七分地收入维持生活,农闲时靠父亲常新正外出打零工,年收入不到1万元,现在一家之主常新正车祸住院,意识不清,以后将无力供养家庭……
居住情况:
居住在97年结婚时一家人努力盖的平房里,屋顶已有裂缝,卫生状况很差,生活条件艰苦。
受助人的梦想:
帮助父亲常新正重新站起来,能够恢复健康,打工挣钱,养活这个家。
善款用途:
所得善款用于常新正的医疗费用,如有多余善款,作为常姗及弟弟生活学习费用补充。
杭州萧山第四人民医院医生赵红昌电话18072720192
杭州生活周刊执行主编黄金秋电话15857197913
家庭成员:
爷爷:常德保,63岁,无学历,患有脑梗塞,生活无法自理,需人照顾,现在由邻居照顾。
父亲:常新正,41岁,小学文化,在外打工时不幸遭遇车祸,小腿螺旋形骨折,脑挫伤出血,车主逃逸,现在杭州萧山第四医院治疗,因家庭贫困已欠下医院近万元医药费,无钱做手术,急需救助。
弟弟:常啸,11岁,身体健康,正在上小学无收入。
弟弟:常剑,11岁,身体健康,正在上小学无收入。
我需要的药品:
脑挫伤出血、右腿螺旋性骨折,需要做手术植入钢钉,因无钱只好打上石膏。
家庭情况叙述:
杭州生活周刊记者于4月3日赶赴萧山四院走访时,常姗的父亲刚刚脱离危重状况,但仍然意识不清,常姗住院费用只交了一千元押金,而欠账单已经高达九千余元!根据骨科赵红昌医师的介绍,即使后面只打石膏不做手术的话,常姗的父亲至少还要在病房治疗半个月,欠账费用可能会高达一万五千至两万元!
这个医疗费用对于13岁的小常姗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,看着躺在病床上痛苦呻吟的父亲,小常姗以泪洗面,饭吃不下,觉睡不着。在记者采访中,常姗多次哽咽,泪水潸然而落……
几天前,父亲吴新正在杭州萧山打工期间,于河庄镇江东村遭遇车祸,肇事者逃逸,他被送到萧山四院,在重症监护室多日昏迷不醒。远在河南读书的常姗听说后,忧心似焚,带着校长和班主任紧急捐赠的120元和向村中乡亲们乞讨般借来的一点点钱,当即弃学出发,只身前往杭州萧山,陪护父亲。
由于奶奶患有肝腹水,不仅花光了积蓄,还欠下三万多债务,于去年12月刚刚去世,而爷爷患有脑梗塞、生活不能自理,也被迫委托乡邻照顾。
常姗有个大伯,由于患有严重精神病,不仅经常毒打常姗和妈妈,还把常姗的妈妈打出了家门,无法回来,不得不离婚,而常姗因为接听妈妈的电话,而被大伯一棍子把腿打断,卧床休学好几个月……
现在,常姗本身还是个孩子,还有两个幼小的弟弟需要照顾,而在外打工辛苦讨生活的爸爸,却突然遭遇横祸,其腿部螺旋形骨折也许可以慢慢治愈,但其头部的脑挫伤出血,也许会造成严重后遗症,无力养家!现在,车祸肇事者已经逃逸,而常新正打工的企业,也不愿负责,老板也不接电话。常姗的家,如汪洋中的一条船,即将倾覆!
河南志愿者周博得到信息后,第一时间走访了常姗家庭,代表施乐会垫付了850元紧急救助款,施乐会会长方路得到通报后,当即委托杭州生活周刊走访查证,杭州生活周刊执行主编黄金秋与记者杨继盛当天来到萧山第四医院,了解了情况,并访问了主治医师赵红昌,详细了解了有关情况。情况均属实,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可以帮帮这个无助的家庭。
家庭经济收入:
全家就靠五亩七分地收入维持生活,农闲时靠父亲常新正外出打零工,年收入不到1万元,现在一家之主常新正车祸住院,意识不清,以后将无力供养家庭……
居住情况:
居住在97年结婚时一家人努力盖的平房里,屋顶已有裂缝,卫生状况很差,生活条件艰苦。
受助人的梦想:
帮助父亲常新正重新站起来,能够恢复健康,打工挣钱,养活这个家。
善款用途:
所得善款用于常新正的医疗费用,如有多余善款,作为常姗及弟弟生活学习费用补充。
杭州萧山第四人民医院医生赵红昌电话18072720192
杭州生活周刊执行主编黄金秋电话15857197913
- 年仅13岁的女孩,如何救助重伤昏迷的父亲?如何照顾自己的两个弟弟和年迈多病的爷爷?
- 孝心的小常姗给父亲喂饭,总是吹吹再吹吹,生怕烫了父亲
- 父亲正右腿螺旋性骨折,如果不做手术恢复,以后就很难找到工作赚钱养家了……
- 拿着不断疯长的欠费单,小常姗如何度过艰难岁月?
- 在杭州生活周刊两记者走访中,小常姗多次不能自已,潸然泪下。
- 父亲常新正的身份证
- 记者请赵红昌医师开具的医疗证明
- 村委会开的贫困证明
- 受助人女儿常珊写的求助信
- 正在加载数据,请稍候
支付宝公益平台募款财务披露
善款支出金额: 暂无财务进展
机构信息
金华市慈善总会施乐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