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守老人生命急救包
发布机构:陕西省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
已募善款:10214.60 元
项目已完结
参捐人数:805 人参与捐助
上线时间:上线筹款9.3年
项目介绍
善款去向
财务披露
机构信息
[项目简述]
陕西秦巴山区,这里自然条件差,地处偏僻,山大沟深,交通不便,是全国最贫困地区之一。迫于生计,山区的年轻人基本上都选择外出打工,而剩下老人们留在山里守护着自己的“一亩三分田”,于是他们成了山里的留守老人。勤劳朴实的老人们尽管已到古稀之年,还要长年累月地操持繁重的农活,以维持生计。这些老人们居住分散,每一户都离得比较远,他们普遍生活贫困,医疗设施缺乏,医疗条件恶劣,医疗意识薄弱,他们似乎被遗忘在了灰色地带。很多老人由于意外伤害或身体疾病,得不到及时的救助,危及健康乃至生命。
[我们要做什么]
生活在山里的留守老人,常年的辛勤劳作已给身体带来了严重的疾病和伤痛,但由于山里交通极其不便,医疗资源也严重匮乏,病痛无法得到及时治疗,对健康危害非常大。针对这些留守老人就医不便的情况,我们决定为秦巴山区的留守老人送去爱心生命急救包,让老人在危急情况下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和治疗。
[项目故事]
付家湾村位于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,在当地一位向导的指引下,我们徒步走了2个多小时蜿蜒盘曲的山路,终于来到了这个坐落于大山深处的村落。向导告诉我们,他和妹妹都在外打工。有一天突然接到邻居电话,说母亲在地里正干活时,突然昏迷,自己连忙坐长途车往回赶。辗转了十几个小时车赶回家中,再送母亲到医院都已经耽误了很长时间,万幸老人没有生命危险,但是已经瘫痪,生活不能自理,妹妹辞去工作专门在家照顾老人。住在这大山深处,一旦发生些意外得不到及时救助,会引发生命危险。
83岁的张奶奶,两个儿子一死一残
张奶奶有两个儿子,大儿子出生就有残疾,二儿子去年在外打工,出了意外不幸去世。老人和残疾的大儿子相依为命,平日里要捡柴、做饭、忙地里的农活,如今83岁高龄的她身患多种疾病,心脏病、胆囊炎、腰腿疼痛,行动不便。讲起自己的苦楚,老人不禁老泪纵横,不能自已。过了一会,老人起身说我们走了这么远的山路,怕我们肚子饿,执意要为我们做饭,老人的淳朴和善良让我们感动,同时,又有一种心痛涌入心头。
孤苦无依的张大爷
从张奶奶家中出来,我们又走了一段山路,去拜访了同村67岁的张大爷,此时的张大爷正在田间劳作。张大爷告诉我们,平时吃的菜都是自己种的。自己没有结过婚,一直都是孤身一人在生活。
张大爷还告诉我们,自己患有脑梗,需要每天服药,村里没有诊所,去镇上买药要走30多里的山路,非常不方便,这些药都是自己托人从镇上买的。
相依为命的老夫妻
沿着崎岖的山路,我们来到了陶奶奶家,正巧陶奶奶的老伴从山上扛着三根大木桩回家。看到近70高龄的他肩膀上的三棵大木桩,我们都很吃惊,一个小伙子试了一下,扛起一根都有点费劲。老人说陶奶奶不久前摔伤了腰,疼的厉害,家里的大活小活就只能靠自己了,所以就多扛点,回来要赶紧劈成柴,平时烤火做饭都得靠这点柴火了。
陶奶奶告诉我们,生活在这大山里,水要自己挑,柴要自己打,菜要自己种。干农活跌打损伤都是很正常的事情,自己摔伤了也没告诉孩子,孩子在外面打工,经济情况也都不是很好,不愿意给孩子们再添麻烦。
[项目预算]
生命急救包内含绷带、止血带、酒精消毒片、手指骨折夹板、伤口不粘贴、剪刀、镊子、健康手册、紧急联系卡等应急医用品,感冒药,退烧药,止痛膏药,红花油,速效救心丸,清脑降压片等日常药品,每个急救包198元,第一批救助500户留守老人,共计99000元。
[发票说明]
陕西省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将为捐款金额200元(含)以上的
乐捐爱心人士开具捐赠发票,希望爱心用户按需申请。索取捐赠发票,请在捐款后24小时之内回复邮件至1643996227@qq.com(交易单号、姓名、手机号码、地址、邮编及捐助金额,备注:乐捐XX项目(您所捐赠的项目名称)并附上“个人中心”中“我的捐款”记录的截图)。在项目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开具捐赠发票,如有疑问请致电029-84115080。
陕西秦巴山区,这里自然条件差,地处偏僻,山大沟深,交通不便,是全国最贫困地区之一。迫于生计,山区的年轻人基本上都选择外出打工,而剩下老人们留在山里守护着自己的“一亩三分田”,于是他们成了山里的留守老人。勤劳朴实的老人们尽管已到古稀之年,还要长年累月地操持繁重的农活,以维持生计。这些老人们居住分散,每一户都离得比较远,他们普遍生活贫困,医疗设施缺乏,医疗条件恶劣,医疗意识薄弱,他们似乎被遗忘在了灰色地带。很多老人由于意外伤害或身体疾病,得不到及时的救助,危及健康乃至生命。
[我们要做什么]
生活在山里的留守老人,常年的辛勤劳作已给身体带来了严重的疾病和伤痛,但由于山里交通极其不便,医疗资源也严重匮乏,病痛无法得到及时治疗,对健康危害非常大。针对这些留守老人就医不便的情况,我们决定为秦巴山区的留守老人送去爱心生命急救包,让老人在危急情况下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和治疗。
[项目故事]
付家湾村位于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,在当地一位向导的指引下,我们徒步走了2个多小时蜿蜒盘曲的山路,终于来到了这个坐落于大山深处的村落。向导告诉我们,他和妹妹都在外打工。有一天突然接到邻居电话,说母亲在地里正干活时,突然昏迷,自己连忙坐长途车往回赶。辗转了十几个小时车赶回家中,再送母亲到医院都已经耽误了很长时间,万幸老人没有生命危险,但是已经瘫痪,生活不能自理,妹妹辞去工作专门在家照顾老人。住在这大山深处,一旦发生些意外得不到及时救助,会引发生命危险。
83岁的张奶奶,两个儿子一死一残
张奶奶有两个儿子,大儿子出生就有残疾,二儿子去年在外打工,出了意外不幸去世。老人和残疾的大儿子相依为命,平日里要捡柴、做饭、忙地里的农活,如今83岁高龄的她身患多种疾病,心脏病、胆囊炎、腰腿疼痛,行动不便。讲起自己的苦楚,老人不禁老泪纵横,不能自已。过了一会,老人起身说我们走了这么远的山路,怕我们肚子饿,执意要为我们做饭,老人的淳朴和善良让我们感动,同时,又有一种心痛涌入心头。
孤苦无依的张大爷
从张奶奶家中出来,我们又走了一段山路,去拜访了同村67岁的张大爷,此时的张大爷正在田间劳作。张大爷告诉我们,平时吃的菜都是自己种的。自己没有结过婚,一直都是孤身一人在生活。
张大爷还告诉我们,自己患有脑梗,需要每天服药,村里没有诊所,去镇上买药要走30多里的山路,非常不方便,这些药都是自己托人从镇上买的。
相依为命的老夫妻
沿着崎岖的山路,我们来到了陶奶奶家,正巧陶奶奶的老伴从山上扛着三根大木桩回家。看到近70高龄的他肩膀上的三棵大木桩,我们都很吃惊,一个小伙子试了一下,扛起一根都有点费劲。老人说陶奶奶不久前摔伤了腰,疼的厉害,家里的大活小活就只能靠自己了,所以就多扛点,回来要赶紧劈成柴,平时烤火做饭都得靠这点柴火了。
陶奶奶告诉我们,生活在这大山里,水要自己挑,柴要自己打,菜要自己种。干农活跌打损伤都是很正常的事情,自己摔伤了也没告诉孩子,孩子在外面打工,经济情况也都不是很好,不愿意给孩子们再添麻烦。
[项目预算]
生命急救包内含绷带、止血带、酒精消毒片、手指骨折夹板、伤口不粘贴、剪刀、镊子、健康手册、紧急联系卡等应急医用品,感冒药,退烧药,止痛膏药,红花油,速效救心丸,清脑降压片等日常药品,每个急救包198元,第一批救助500户留守老人,共计99000元。
[发票说明]
陕西省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将为捐款金额200元(含)以上的
乐捐爱心人士开具捐赠发票,希望爱心用户按需申请。索取捐赠发票,请在捐款后24小时之内回复邮件至1643996227@qq.com(交易单号、姓名、手机号码、地址、邮编及捐助金额,备注:乐捐XX项目(您所捐赠的项目名称)并附上“个人中心”中“我的捐款”记录的截图)。在项目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开具捐赠发票,如有疑问请致电029-84115080。
- 张奶奶的儿子一死一残,讲起自己的苦楚,老人不禁心酸落泪
- 淳朴和善良的老人
- 孤身一人的张大爷身患疾病需常年服药
- 年近七旬的老人还要肩负重活
- 正在加载数据,请稍候
支付宝公益平台募款财务披露
善款支出金额: 暂无财务进展
机构信息
陕西省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