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敢华裔难童求学难
发布机构:陕西省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
已募善款:5538.74 元 筹款目标: 196450.00 元
项目已完结
参捐人数:309 人参与捐助
上线时间:上线筹款8.6年
项目介绍
善款去向
财务披露
机构信息
云南之南,缅甸北部, 有一群颠沛流离的果敢华裔难民儿童,他们穿汉服,说汉语,黄皮肤,黑眼睛。战乱与动荡让他们跟随家人四处逃难。他们好想回家,但战争的炮声一次次的将读书的愿望撕扯着。原本单纯美好的眼神里,却多了几分不安,正是希望的年龄,却总有种说不出的迷茫和沧桑,失学一年多的他们,未来在哪里?
- 【项目背景】果敢,位于缅甸与中国云南省之间的掸邦高原。由于长年战乱 ,民生贫困。缅甸果敢内战爆发后,大批的难民逃向邻近的中国云南南伞镇。 2015年缅甸果敢战火重燃,此次内战,形势更加激烈,南伞边境再次成为果敢难 民聚集地,大量果敢儿童沦为难民。
- 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,在难民分布较集中的区域,组建了7所难民学校, 分别编号“果华1-7号”,学校一切费用全免。但当我们的志愿者深入探访学校 后发现,所谓的学校,其实就是多数就是用不挡风不遮雨的竹棚临时搭建起来的 ,还有的是用废弃的牛棚,周围没有遮挡物。
- 这就是难民孩子的学校其中的一所--- “果华1号”学校,是难民和志愿者们 一起搭建的简易竹棚。
- 竹棚不能遮风避雨,下雨时屋内打伞上课更是常事。但在孩子眼里这已经是 他们最好的教室了。
- 前不久,一场大风暴雨夹杂着冰雹让竹子编织的教室围墙失去了防护,雨 水泼洒,冰雹肆意的砸在孩子们和支教老师的身上,大风把写满汉字的黑板掀翻 ,把书本刮跑,孩子们用火堆烘烤湿透的衣服。很难想象寒冷的冬天,孩子们该 怎么度过?课堂是否依旧。
- 没有一根像样的铅笔,几乎每个孩子的手里都是这样短小的,几乎看不到笔 杆的铅笔,但他们毫不介意,只要能学会写字,珍惜的写下每一笔。
- 远处依旧是炮声连连,而这里却是朗朗的读书声,大声朗读让孩子们暂时忘 却了战争的恐惧和悲伤。
- 这是学校唯一的娱乐设备,孩子们用竹子做成跷跷板,这时的他们会扬起童 年应有的美好笑容,不知道的人,不会从这笑容中看到一丝战争的伤痛,只因他 们还是孩子。
- 为了让这些流离失所的难民孩子重回课堂,别让他们在无助中守候绝望,给 他们小小心灵以爱和力量,我们将为7所临时果敢难民学校955名学生筹集帐篷, 用做可以遮风挡雨的教室,并为孩子们筹集教学设备、学习用品,让他们能好好 学习。关爱这些果敢华裔难民儿童,让他们有学上。
- 【票据索要说明】我们将为捐款金额200元(含)以上的乐捐爱心人士开具 捐赠票据,希望爱心用户按需申请。索取捐赠票据,请在捐款后24小时之内回复 邮件至1643996227@qq.com(交易单号、姓名、手机号码、地址、邮编及捐助金额。在项目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开具捐赠票据。
- 正在加载数据,请稍候
支付宝公益平台募款财务披露
善款支出金额: 暂无财务进展
机构信息
陕西省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